中之關古道原為「關山越嶺古道」的一段,關山越嶺古道自高雄縣六龜到台東縣關山,全長一七一公里,係是當初日本人,為控管這裡的原住民,乃修築荖濃溪及新武呂溪沿岸部落連結的步道,貫穿中央山脈。於1931年完成。
大部分的路段與現今南橫公路重疊,而近幾年玉管處重新整理的中之關道天池的這一段古道,全長約三點五公里,稱為「中之關步道」。古道的兩頭可分別由南橫公路130.5公里的中之關及136公里的天池進入。

要上天池,得先爬一段好漢坡 (照片變宅男坡了 orz..)



        這段古道整理的相當不錯,古道寬約1米半,坡度也平緩,所以走起來相當的輕鬆。沿途風景相當秀麗,可惜這次來剛好起了濃霧,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一片霧茫茫的狀態下。沿途也經過了不下二十座的棧橋。人文景觀也相當豐富。沿途除了有長青祠與天池外,還有二座保存得頗為完整的木炭窯遺址,以及當時的中之關駐在所的遺址。






駐在所標高2,120公尺左右,位於一處台地,包含數層階地,如今可見不少駁坎遺跡。日本統治時代,中之關駐在所是整條關山越嶺道規模最大的駐在所,編制達30人,也是西段最重要的一站。當時,從這裡俯瞰荖濃溪對岸的玉穗社,可以監督原住民的活動。1931年布農族檜谷部落起而反抗日本統治,後來不敵現代化軍隊,戰敗後被迫遷往他處。如今,玉管處在此建立石亭一座,附有解說文字及相關圖片。




夏季時,駐在所遺址附近遍地毛地黃,但也有不少咬人貓,賞花時注意別挨毒刺。駐在所遺址柳杉林立,環境幽雅,極富古意,令人著迷。台地上有幾棵高大的霧社櫻,約每年三月開花,盛況可期。上層階地如今遺留了短牆,屋基範圍頗大,原先駐在所的規模相當可觀。



走完啦!


       這次是我第二次來,兩次都選擇從天池端進入,因為如此的走法沿路都是下坡,比較輕鬆寫意。不過這次是開了兩台車,所以一開始就先把一台車停在中之關的停車場。當我們走完古道後,便可有交通工具回天池去開另一台車。不然得話,就得像我第一次來訪一樣,走完了古道,卻還得踢4公里多的柏油路回天池取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y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