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昨天的爆彈低壓,今天一早就是太陽露臉的好天氣,更好的消息是接下來幾天的預報也都是好天氣。
原本今天的計畫是check out之後就要直接前往郡上八幡,不過昨天因為雨勢太大而取消了參觀岐阜城,所以我們就決定把離旅館不遠的岐阜城改為今天的第一個行程。
岐阜城又稱稻葉山城,它的名聲響亮主要跟這裡是織田信長天下布武的起點有很直接的關係。
從字面上解釋,天下布武為「於天之下,遍布武力」(天の下、武を布く)。天下布武通常被解釋成「以武力取得天下」(武力を持って天下を取る),但近年的研究則是解釋成「以武家的政權來支配天下」(武家の政権を以て天下を支配する)居多。信長將自己所在地改名岐阜時,即開始用「天下布武」之印 -- 取自wiki
天守閣位在金華山上,上山的方式除了搭纜車之外,想運動的人還可以選擇登山步道。
我們當然是選擇搭纜車啦! 纜車來回票價1080円,不過出示在旅館拿的優惠券可以有割引,搭乘時間大概3分鐘的時間。
山頂纜車站旁有個小小的松鼠村(金華山リス村),裡面松鼠還蠻多的,感覺是個很適合帶小朋友來玩的點
纜車站離岐阜城天守還有一小段的距離,而且是需要點腳力的山路
這個入口冠木門,有天下第一門之稱。
由巨大的石頭所建造的二之門
看到天守閣了
走了10分鐘左右,終於到天守閣啦,不過這個天守閣並不是原來的樣子喔,原來的天守閣早已廢棄毀壞而不可考了,這是1956年時以鋼筋水泥且依加納城「御三階櫓」為藍圖而重建的,裡面除了是鋼筋水泥外,甚至還是磨石子的地板,整個城一點古味都沒有。
織田家的家紋-木瓜紋
門外這根方位柱還比較有歷史感
三層四階的天守閣入內參觀費200円,裡面展示了一些與織田信長有關的歷史文物還有鎧甲兵器之類的文物,雖然岐阜城也被列入百名城之一,也有織田信長的加持,不過相較於它響亮的名聲其實逛完之後感覺還蠻虛的。
還好它的視野還真的是不錯,山腳下的岐阜市甚至遠方的名古屋市區都盡入眼裡。
頂樓的風其實還蠻大的,吹久了有點冷,我們待了一會之後就下山了
下山的路徑經過了羽柴秀吉的馬印─“千成瓢簞”之發源地。
這是當年秀吉與蜂須賀小六奉信長之命進攻此城(當時還名為稻葉山城)時,將原本掛在腰際做為水壺用的瓢簞(葫蘆)綁在棍棒的前端,以此揮擊守城兵,並做為指揮軍隊進攻的信號。戰役結束後信長特別賜給秀吉以葫蘆為標誌的作戰旗幟,並期許他「每多一場勝仗就多加一個葫蘆上去,且要累積到上千場勝仗。」這也就是千成瓢簞的由來了。
走旁邊的小石階上去之後是一個天狗的小神龕,不過因為位置有些偏僻,氣氛有點詭異,拍完照速速離開。
山下的岐阜公園這個角落挺美的,如果是秋天楓紅時期應該更漂亮。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就走回十八樓搭9:30的免費接駁車到名鐵岐阜,接著搭高速巴士前往郡上八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