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池上之後我們四個人就要分成兩組人馬了,我與另一位同伴就此折返回台中,而另外兩位則是繼續北上完成環島的目標。而要折返台中的我們,在早上趁著搭車前的空檔時間很快地繞了半圈池上自行車道之後,就到車站前準備搭車回到台東市。
再見啦,美麗的池上
從池上到台東這一段我們沒有搭兩鐵共乘的列車,而是搭乘一般的莒光號。而一般的莒光號其實自行車也是可以不用拆車裝袋的,但就沒有專用的停車架可以使用,而是放在貨車車廂裡。人的話則是要到客車裡坐。相較之下就比較不方便一些,而且每輛列車只限搭載8輛自行車而已,但好處是班次較多。
從池上到台東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沿途經過了一些蠻有味道的小站。
我們約十點半左右就到了台東,而預計要回台中的車子則是在下午4點,所以又有一大段的空白時間可以讓我們利用。
我們到車站外的遊客中心研究了一下,決定就騎一圈環台東市的自行車道吧。
離開了車站我們先往左以順時針的方式繞行台東市一圈,所以會先經過卑南圳的親水公園。
台東市這環市自行車道騎起來也是蠻愜意的,有很長的一段都是騎在堤頂上專用的自行車道,沿途的景觀很不錯,像小黃山、森林公園等等的景點都在沿路兩旁而已。
今天的太陽相當大,不過還好入秋的陽光不算毒辣,所以讓我們有好風景可以欣賞之餘也不會曬到變人乾,不過讓我們比較不好受的是越靠近出海口,風飛砂越是嚴重,沙粒打在臉上的感覺不是很舒服。還好後來轉進琵琶湖濱海公園後就好多了。
跟上次來的情況完全不同,晴天的活水湖真是美麗,甚至讓我忘了現在是在台灣。
琵琶湖也顯得更為靈秀
不過從濱海公園要繞回台東市區這一段,自行車道就標示的不是很明顯,所以我們就順著大概的方向找到了台東舊站,在這裡才又接回自行車道的路線。
以經廢站以久的台東舊站的站體經過了改裝,現在則是變身成了一處身兼藝文展覽的開放空間。不過感覺的出來廢站之後對站前的舊商圈有不少影響,記得多年前還沒廢站之前這裡也是車水馬龍,附近有一堆租車行的景象,現在則是只有空盪的廣場與也隨之廢棄的客運站。
這時候肚子也差不多餓了,我們就進到市區裡覓食。繞了一圈之後,決定吃這家有名的米苔目。
這家榕樹下米苔目之前也有想要來吃看看,不過當我們找到它的時候人家已經打烊了,所以這次也算是彌補之前的遺憾。
這裡的米苔目果然名不虛傳,湯頭相當鮮甜,比之前吃過的另一家名店還好吃。
我們看在地人都會加點魚丸,好奇之下也點了幾顆來試試,吃過之後更是驚為天人,有機會來這裡的話一定要點它的丸子喔。
它的辣椒也蠻值得推薦的,很夠味,而且有另外販售。
我有點低估辣椒醬的威力了,吃到我整個頭皮發脹,趕快去買杯青草茶降降火。
吃完了米苔目,原本還想再加碼個水煎包,可是人家要傍晚才開門,又殘念了。
後來從誠品附近接回自行車道,這段自行車道是用舊鐵道來改建而成的,沿路綠蔭夾道,而且週遭的民宅有都有各種不同巧思的彩繪,騎在這裡感覺特別的優閒放鬆。
關於台東舊站廢站的是非,多年來一直有不同的爭論,不過現在看起來沒有讓它荒廢而且有了不一樣的風貌,至少不是一樁百害無利的憾事。
我們言這舊鐵道一路往新站前進,路上順路也經過了卑南包子繞,當然要再宅配個幾顆回去。
回到了車站,離發車時間其實還有一個小時,不過剛好讓我們有時間做點整理,不會狼狽上車。
再會啦,台東。
之後就隨著莒光號一路的搖回台中,不過這一路所花的時間要6個小時,真的是讓我們坐到天荒地老,還好兩鐵專用的車廂有不小的空間讓我們可以起來活動筋骨。
不過另一個讓我興奮的是,在車上我終於又常到想念已久的台鐵便當了!
當我一直到達台中下了車回到家已經是晚上11點半的事了。
這趟旅程雖然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完成所謂的「環島」,但讓我用不同的速度與視野再看一次原本以為已經很熟悉的的地方,也體驗了之前沒有過的兩鐵慢遊經驗,許許多多的回憶與經驗足夠讓我回憶再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