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已經有段時間沒寫食記了。主要是自從家裡多了一位小成員之後,好像「悠閒的享受美食」這件事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每次帶著小祖宗出門吃飯就像在打仗一樣,大概有八成的時間跟精力都是用來應付他,所以也就懶得拿相機出來拍照。
而今天剛好有個空檔,於是我們到就家附近一間新開幕不久的日本料理「本魚」吃晚餐。其實之前我已經跟老爸老媽來吃過一次了,而那一次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所以一直很想找機會帶小粒來試試看,就趁著這個空檔前來嚐嚐,也順便提前慶祝即將到來的情人節。
▲「本魚」很低調的位於大聖街上,不過其實不難找,大業路上看到幸福烘焙坊後轉進去巷子內就能看到了。
▲ 店內面積不大,而因為桌數也不多,所以用餐空間上不會說很擁擠。
▲ 店內的員工有三位,感覺像是三個朋友一起出來開店的樣子。
因為剛開幕不久,目前店裡的的套餐只有一種。不過如果是定食的話則有生魚片、散壽司跟鰻魚可以選擇。我跟小粒就點了一份套餐跟鰻魚定食。
▲ 先端上來的是小菜。這醃蘿蔔跟一般常吃的口味不太一樣,是用柚子粉下去調味的,所以吃起來不會太鹹,而且有柚子的清香。
▲ 再來是小份的關東煮,而內容雖然簡單但吃得出師傅的用心,湯頭雖然比前一次口味重一些,不過仍是屬於清爽的口味,喝完不會有口乾舌燥的不舒服感。
▲ 套餐的和風沙拉,這跟一般平價日本料裡的沙拉比起來,品質好上很多。
▲ 也是套餐裡的菜色,蘆筍草對蝦佐醋味增,光是看這前面兩道菜擺盤就知道這間店的東西應該都有一定的水準。
▲ 另外加點的蘆筍蝦手捲,外型跟常見的手捲不太一樣。
▲ 定食的鰻魚飯先上桌。鰻魚有兩片,肉質很肥嫩,應該是有特別挑選過的鰻魚。
▲ 而套餐的主菜有三種可以選擇,我們選了握壽司。先上桌的這一貫是生的握壽司,其中比較特別的是白色的花枝壽司上頭擺的那一沱黃色的東西是南瓜泥,原本還是黃芥末呢,沒想到南瓜泥跟花枝的味道還蠻搭的。另外中間的是竹筴魚壽司,竹筴魚我之前比較少吃到,吃過之後覺得味道很棒!。
我上次來這裡吃的是散壽司,這兩次的經驗發現而這裡的生魚片都很新鮮的,而且溫度與厚薄也都剛好,品質不會輸給高級的日本料理店。
▲ 小粒吃的多開心。
▲ 玉子燒跟細捲。這玉子燒也不是隨便弄弄而已,可以吃得出高湯的鮮甜
▲ 熟的握壽司也登場啦!白色的是比目魚,紅的是鮭魚。魚肉烤的剛好,不會太老,還保有鮮甜。
▲ 吃到這裡定食的部分已經出完了,最後上的是味增湯。這味增湯也是有學問的,裡面的豆腐是有先烤過的板豆腐,所以喝起來多了一股香氣。味增湯也不會太鹹,很好喝。而這時候我們其實也差不多飽了,不過正當我跟小粒說上次來有吃到一道炙燒牛肉壽司,它的牛肉很讚的時候,老闆似乎聽到我的心聲了,馬上招待了一份炙燒牛肉。這牛肉真的是很讚,熟度剛剛好,吃起來軟嫩多汁,肉質當然也不在話下。
▲ 這也是招待的蔥花鮪魚壽司,因為鮪魚夠新鮮,所以肉泥吃來一點腥味都沒有。
▲ 套餐裡的烤鯖魚下巴,油花很多,好吃!
▲ 最後是超補蛤仔湯,如果還有菜的話,我們恐怕也吃不下了。
▲ 店裡很多料理能看到師傅的刀工,就連最後的水果都幫你切好了,真用心。
▲ 最後又招待了一份甜點,這甜點也很特別,是蘆薈淋上百香果桂花釀,淡淡的自然甜味吃起來一點也不膩。我跟小粒笑說如果最後上來的甜點是常見的茶凍或紅豆湯的話,這頓飯的感覺就會一整個弱掉,還好這裡的菜色自始至終都有相當的水準。
整體而言,本魚其實是屬於中間偏高價位的,套餐要價680,而定食是280。不過依菜色內容的食材跟料裡的手法來說,絕對有它的價值,一點也不會輸給高價的日本料理店。而且我覺得師傅應該有在高級的日本料理店待過,因為從刀工、料理跟擺盤的手法來看,這些對於他的價位來說,都是屬於水準之上的表現。
但也許是剛開幕,而且店的位置也是在巷弄之中,所以客人不是很多。這一來雖然說對我們來說可以有良好的用餐環境之外,但不禁還是會擔心這樣的一間好店會不會撐不久。
當然希望它能順利的長久經營下去,這樣家裡附近的美食選擇就更多樣啦!